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中miR-30a-5p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2020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miR-30a-5p的表达差异性及其在PSD中的诊断价值,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利用VENNY2.1在线软件获取到目标microRNA。贯续性纳入2018年10月~ 2019年3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病房并首次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人口统计学资料、卒中危险因素、既往卒中病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等临床基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与入院当天留取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5 mL。随访3个月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行抑郁程度的评价,对于评分值≥7者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叶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诊断抑郁,分为PSD组(n=11)和non-PSD组(n= 25)。使用qRT-PCR法检测卒中后抑郁患者(PSD)和非卒中后抑郁患者(NPSD)外周血miR-30a-5p表达水平,利用ENCORI数据库和CTD(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数据库共同预测和筛选miR-30a-5p调控的抑郁相关可能作用的靶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靶基因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分析。 结果通过交叉筛选得到同时与卒中和抑郁相关的miR-30a-5p,临床样本qRT-PCR验证miR-30a-5p在PSD和non-PSD组有差异性表达(2.462±0.326 vs 1±0.126,P 结论外周血miR-30a-5p在卒中后抑郁患者和非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可以作为诊断PSD的临床标志物,其可能是通过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轴突导向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来影响PSD的发生。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1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