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层高 γ 振荡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分析

2021 
目的通过比较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中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 ECoG)中高γ振荡(65~100 Hz)振荡活动与棘尖波在激惹区内外及病灶区、病周区及远离病灶区的出现率及分布特点,探讨皮层高频振荡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21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术中皮层脑电图,将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IEDs)出现的导联定义为激惹区,无IEDs出现的导联定为非激惹区,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导航及神经外科医师判断将监测皮层区域分为病灶区、病周区及远离病灶区。比较IEDs(滤波范围: 1~30 Hz)和高γ振荡(滤波范围: 65~100 Hz)的出现率及分布特点,激惹区内、外高γ振荡的分布及病灶周围高γ振荡的发生率。 结果① 21例患者IEDs和高γ振荡的总出现率均为100.0%(21/21),IEDs、高γ振荡、Gamma+IEDs的导联数分别为(9.50±2.80)、(8.14±2.93)、(6.60±2.40),经RM单向方差分析,IEDs的导联数显著高于高γ振荡和Gamma+IEDs。②激惹区和非激惹区中高γ振荡的导联数分别为(6.60±2.40)、(1.50±1.30),事件率分别为(0.42±0.30)、(0.20±0.20),经配对t检验,激惹区大于非激惹区。③病灶区、病周区及远离病灶区中高γ振荡事件数分别为(46.00±42.00)、(33.40±32.90)、(8.40±9.40),事件率分别为(0.40±0.30)、(0.37±0.38)、(0.10±0.10)。经两两配对t检验,病灶区及病周区中高γ振荡事件数及事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灶区及病周区中高γ振荡30 s事件数及事件率分别显著高于远离病灶区。 结论术中ECoG中传统IEDs目前仍是指导癫痫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标识,而高γ振荡与棘尖波及病灶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对于致痫灶识别比棘尖波更精确。IEDs结合高γ振荡可能具有更高的定位致痫灶价值。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