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分析小豆种(Vigna angularis)内遗传多样性

2003 
利用12对AFLP引物,对来自于世界6个国家的146份小豆(vigna angularis)栽培变种(var.angularis)和野生变种(var.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580条清晰的显带,其中313(53.93%)条呈多态性,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26.08条多态性带;平均遗传距离0.35,变异幅度为0.00~0.87。利用AFLP多态性数据进行的Jaccard’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绘制的聚类图,可将其中的143份种质相互区分开,并将其中的145份小豆资源划分成8个明显不同组群,显示小豆种内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用于资源材料的准确鉴别与分类。8个组群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地域相关性,以及遗传类型趋同性。通过各组群内和组群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发现世界小豆主要栽培资源以及日本野生、半野生资源中蓄积的遗传多样性较匮乏,而储藏于中国野生小豆资源、喜马拉雅地区栽培和野生资源中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