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球囊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白细胞介素17A mRNA表达:罗格列酮干预的意义

2009 
背景:炎症在球囊损伤后血管增生中起重要作用,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可以减少血管成形后再狭窄。研究表明PPARγ激动剂对抑制炎症发生有一定作用。目的:观察大鼠颈动脉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应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干预后的表达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9-01/06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350g左右,用于制备颈动脉球囊导管损伤模型。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4d后行假手术,术后13d予生理盐水灌胃;球囊损伤组:生理盐水灌胃4d后行左侧颈总动脉行球囊损伤,术后予生理盐水灌胃13d;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灌胃4d后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罗格列酮灌胃13d。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4d麻醉处死并取左侧颈总动脉,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内膜变化。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损伤血管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A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损伤血管组织中核因子κB水平。结果:36只大鼠因造模失败和死亡排除5只,进入结果分析31只。①罗格列酮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A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球囊损伤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白细胞介素10 mRNA表达高于球囊损伤组和对照组(P〈0.05)。②罗格列酮组核因子κB水平明显低于球囊损伤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③球囊损伤后,内膜面积增厚,内膜/中膜比率增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较球囊损伤减小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核因子κB调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A mRNA表达,调节炎症因子的平衡,抑制损伤血管的炎症反应,减轻损伤血管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