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角度看玄学美学之“言”“书”“意”“象”

2013 
从符号学角度看,所有的“立象”都属于人类符号活动。“象”的起源远远早于《周易》,最早的广义的“象”的形式不是卦象,而是音乐、绘画和文字,即所谓“声象”、“形象”和“言象”。摹仿与巫术是“声象”和“形象”出现的原动力。在“声象”与“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言象”,一方面具有“声象”和“形象”的拟真性;另一方面,也承袭了“声象”与“形象”的巫术性。“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涉及的是“书”、“言”、“意”三者的关系。而玄学家王弼的“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已经把卦象与爻辞的关系暗自转换成了“言象”与“形象”的关系,从而为讨论真正的“文学性”提供了一种可能。王弼的主张是对于老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既包含了为道日损的精神实质,也涵盖了“心斋”、“坐忘”的主体哲学。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