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儒道,重铸“中和”——论魏晋玄学对先秦诸子“中和”观念的改造

2013 
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和”由哲学范畴转化为具有包容性与生成性的审美范式,与魏晋玄学对诸子“中和”观念的改造密不可分。这种改造包含美学本体论与审美实践论(主要是音乐实践论)两个层面。在本体论层面,正始玄学家夏侯玄、何晏、王弼等倾向于把道家思想归为“无论”,而把原属于道的“有”部分地转嫁给儒家,使“老”学之“道”一定程度上同质于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到了中朝名士向秀、郭象那里,通过解“庄”,把道家的思想归结为特殊的“有”,强调“自己而然”的内在自足性,从而消解了先秦诸子“中和”观念的伦理内涵。在实践论层面,阮籍“融道入儒”,嵇康“以道驳儒”,在不同向度上拓展了“中和”审美范畴的内涵。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