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監測低質量X-Ray雙星4U 1820-30之軌道週期演化及運行機制

2004 
4U 1820-30是由中子星與白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距離地球約7.6千秒差距(kiloparsec),它擁有目前已知X-ray雙星中最短的軌道週期(約11 .4分鐘),而且軌道週期的一次微分項( )並不為常數。雖然Rappaport等人(1987)根據理論計算出 >0,但是Tan等人(1991)卻由實際觀測的結果推算出 <0,此理論值與觀測值不符合的現象引起眾人對軌道週期演化的興趣。為了與1976年以來的文獻結果相結合,本論文使用的觀測數據必須先跟phase zero epoch作比較,以便得出軌道週期相位演化的曲線。並不是每段1998-2002年之觀測數據的軌道光變都很明顯,經過AoV (Analysis of Variance)篩選機制以及觀測數據統計上的限制,符合要求的觀測數據只介於1998-1999年,並從中發現明顯的相位偏移(phase shift:-0.20 -0.31)及相位跳動( phase jitter= 0.034 )。 1976-1999年的相位演化曲線顯示三次擬合(cubic fitting)優於二次擬合(quadratic fitting)的可信度高達~99%,並從三次的擬合結果求得: = (1.87±0.96) x 10-13 yr-1、 = (-1.34±0.52) x 10-7 yr-1,這是4U 1820-30首次被觀測到軌道週期的二次微分項( )。然而 項的發現意謂著,Tan等人(1991)提出的球狀星團重力加速理論可能需要被修正,甚至是更換另一個全新的理論,方能解釋為何理論值與觀測值不符合。 另一方面,4U 1820-30不單具有約11分鐘的軌道週期,還擁有約171天的長週期X-ray光變現象(long-term modulation),Grindlay (1986, 1988)提出這可能是第三顆星對此雙星系統造成的影響(階級式的三星系統,hierarchical triple system)。此外Haswell等人(2001)也提出,任何軌道週期小於4.2小時並以中子星為主星的低質量X-ray雙星,應該普遍地存在superhump現象。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兩種運行機制是否真的存在於4U 1820-30,因而應用一維的CLEAN演算法(one-dimensional CLEAN algorithm)來尋找階級式三星系統或superhump在傅氏空間(Fourier space)中可能造成的beat sideband (sideband會出現在軌道頻率附近)。儘管RXTE 1998-2002年的觀測數據中擁有11組頻率解析度(frequency resolution)夠高的觀測時段(歷時 1.4-11.8 天),但是這些觀測數據可能因曝光時間(exposure time)明顯不足而造成訊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過低,所以未能在CLEAN spectrum中發現任何明顯的sideband,藉此本論文也提出了諸點可供改善日後觀測的建議以利sideband的尋找。 第一型X-ray爆發(TypeⅠX-ray burst)只發生在所謂的low state (low luminosity state),但在RXTE 1996-2002年的觀測中,只在1996年和1999年分別觀測到一個X-ray爆發及一個異常的X-ray爆發(簡稱Superburst),除此之外,即使該觀測點處於low state也沒觀測到任何劇烈的X-ray波動,造成此現象的可能原因是:4U 1820-30的low state小於Chou及Grindaly (2001)所訂定的範圍(光變曲線最低處的±23天);另一種可能是Superburst的產生機制影響了中子星表面的熱核反應,導致劇烈的X-ray爆發不常發生。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