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尋津:威妥瑪的早年經歷與中英關係,1818-1861
2020
本文關注在中英外交史中至關重要但卻又被廣泛忽視的人物:威妥瑪,並著重探討他的早年經歷及其在大英帝國擴大在華利益的轉折時期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威妥瑪於1842年參加第一次鴉片戰爭來華後留居香港,在逐漸掌握中文的同時也在英國對華外交圈子內站穩腳跟。1853年他出任上海副領事,參與泥城河之戰與海關稅務司的誕生,後又返回香港撰寫漢語教材《尋津錄》。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他被選為額爾金的中文秘書,在四年的時間內參與了英國與清廷間幾乎所有的交涉,並以其流利的漢語水準與豐富的中文知識獲而深得額爾金信任,因此在交涉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隨著英國駐京公使館的確立,威妥瑪的事業也進入新的篇章。本文在回顧威妥瑪在這一時期內的事跡時,將著重考察其漢學知識與其外交事業之間複雜的交錯與共謀關係。尤其注意漢學知識生產中的暴力,以及翻譯作為一種技術如何協助帝國主義擴張其權力並構建這一過程的合法性。同時,本文也將重視從清廷的視角出發詮釋清廷對於這種知識-權力共謀關係的抵抗,以重現英帝國擴張在華利益過程的完整圖景。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