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感染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 Vp AHPND )的定量分析

2018 
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是由致AHPND副溶血弧菌(AHPND-causing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 Vp AHPND )携带的pVA1-like质粒所表达的PirA Vp 和PirB Vp 毒力蛋白对对虾肝胰腺的急性毒性所致。本研究用2.19×10 5 CFU/ml Vp AHPND 分离株20130629002S01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进行浸泡感染,于感染后2~9 d采集对虾的肝胰腺、鳃、肠道、肌肉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的 pirA Vp 拷贝数。结果显示,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各组织均能检测到 pirA Vp ,其中,肝胰腺在感染后第4天达到峰值,为8.71×10 4 copies/mg,而鳃、肌肉、肠道分别在第3、4、5天达到峰值,分别为9.08×10 3 、2.59×10 4 、5.76×10 4 copies/mg。早期感染鳃组织中先出现 Vp AHPND 的富集,在高死亡发生期, Vp AHPND 数量在肝胰腺和肠道出现高峰,在死亡数量逐渐下降的后期,各组织的 Vp AHPND 均快速下降,肠道、肝胰腺和肌肉中的 Vp AHPND 水平趋于接近。对虾肝胰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同一时间有临床症状的病虾和濒死对虾相比,濒死对虾表现出更严重的AHPND病理特征,且二者的组织病理特征均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变得更为严重,但检测到的 Vp AHPND 数量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在 Vp AHPND 感染过程中,组织中的 pirA Vp 基因数量不能代表对虾的发病程度,发病程度及组织病理严重的AHPND样品中 Vp AHPND 的数量不一定处于高水平状态。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2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