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区不同属种底栖有孔虫对 14 C测年的影响及其原因初探

2018 
底栖有孔虫是浅海陆架区钻孔岩芯 14 C测年的良好材料,但由于其个体细小,为了获得足够的样品量,常常采用不区分属种和大小的混合壳体样品,不利于高分辨率的古环境研究。本研究选择东海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区的两个钻孔沉积物样品,对其中不同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壳体化石分别进行 14 C测年,结果显示同一沉积物样品中不同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壳体化石 14 C年龄值存在差异,以 Quinqueloculina spp.壳体 14 C年龄最老,其次是 Ammonia comperessiuscula 壳体,最年轻的分别为 Elphidium spp.壳体和 Bolivina cochei 壳体。从底栖有孔虫的生态习性和壳体的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推测,同层位不同底栖有孔虫属种壳体年龄差异,不能简单地用它们生活时壳体和所处的微生境水体同位素交换来解释;不同属种有孔虫壳壁构造不同可能是产生壳体化石 14 C年龄差异的原因。建议为地质钻孔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挑取底栖有孔虫AMS 14 C测年样品时,尽量选择相同的属种,或微生境相同、个体大小相近、壳壁厚度和壁孔大小密度近一致的类别,以降低属种不同对测年结果产生的影响,为海岸带高分辨率的古环境研究提供高精度的测年数据。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