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全新世东海泥质区物源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来自MD06-3039A孔的正构烷烃记录

2018 
东海泥质区具有稳定的连续沉积,为开展气候环境演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载体,但前人主要侧重于沉积模式、季风、洋流及海洋环境研究,关于有机碎屑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还较缺乏。本研究通过晚全新世以来东海泥质沉积序列MD06-3039A的正构烷烃等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发现该区域4400 cal.a B.P.以来沉积有机质具有明显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其中在3200~1300 cal.a B.P.陆源输入相对减少,被认为与该区域夏季风减弱有关。nC 31 /nC 27 正构烷烃的变化表明,物源区植被呈现3个阶段的波动,早、晚阶段草本植物相对增多,中阶段3200~1300 cal.a B.P.木本植物相对较多;与此同时,植被变化呈现次一级的波动,如隋唐大暖期草本增多,明清小冰期早期木本增多。研究认为,这个区域的草/木本植物变化对气候冷暖变化的响应可能更明显。1300 cal.a B.P.以来气候总体上继续呈凉干状态,但草本植物大量增多,这与前阶段气候变冷呈现的木本植物相对增多不同,暗示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导致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化。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