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美国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结合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2007年9月17日~19日由第13号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省引发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水过程主要是由台风外围暖湿的东南风急流和中高纬西风槽带来的北方干冷空气交汇造成的,前者为降水输送水汽和热量,后者则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和不稳定能量。"韦帕"在登陆期间的降水和环流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特征,主要的降水和对流活动发生在台风环流的西侧,台风环流呈现东暖湿西干冷的分布特点。冷暖空气的交汇在浙江沿海地区形成一条很强的能量锋,这也是对流系统发生最活跃和降水产生最集中的区域。沿着能量锋在对流层低层自北向南排列有多个中小尺度对流云团细胞,并一起构成了中尺度对流云带。随着台风登陆后向西北移动和北方冷空气的进一步侵入,对流云带的下风方不断有新的对流云团细胞产生并向下游传播。沿着能量锋上较强的风的垂直切变为对流云团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此外,北方弱冷空气侵入到低空,沿着近地面嵌入到暖湿空气的底部,与有利的地形条件一起对暖湿气团起到了有力的抬升作用,触发对流性天气的发生。